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英文名称:National Biosafety Evidence Foundation ,简写NBEF。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推动建设生物证据司法鉴定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校共建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由司法部宏观指导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发展建设,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根据需要为行业管理提供建议和支撑;推进国家生物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加快国家生物安全技术硬核的能力的快速生成;通过创新模式建成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司法鉴定的创新中心、顶尖人才的聚集地、创新产品的高地,建成生物安全、司法鉴定领域国际一流学科。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主任李生斌教授,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杨焕明院士,基地设立理论研究中心、丝路国际创新中心、生物安全传感器中心、健康安全大数据中心以及中国长安实验室。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主任

 

李生斌 博士 教授

中国共产党党员,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生物证据研究院院长、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家卫健委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搭建我国生物安全技术与大数据智能平台,提升国家生物安全防控和预警能力。在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建设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建立生物证据司法鉴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20〕16号),为平安中国、健康中国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副主任

王海容 博士 教授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副主任,智能装备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微纳传感与智能算法、微纳制造技术、MEMS集成芯片与疾病诊断应用、电力系统监测智能传感技术。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中国微纳米学会微纳制造与装备分会理事、中国材料学会智能传感功能材料与器件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生物安全分会委员。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产品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及企业项目数十项,已发表文章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杨焕明 博士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证据研究院荣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咨询论证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中长期创新发展规划、年度创新发展计划以及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重大技术领域布局和项目建设等。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建中 博士 研究员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副主任(兼),双聘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央直接联系专家。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传染病诊断及蛋白质组分析工作,对合成生物学有较多了解。负责过多项国自然及“863”项目,为“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点专项《传染病检测技术研究-传染病病原体诊断和组合检测技术(2008ZX10004-002)》和《病原细菌与突发急性真菌感染高通量快速检测与应急筛检技术研究(2018ZX10712001) 》项目负责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1项。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贺林 博士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双聘院士、国家卫健委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

理论研究中心:国家基地理论研究中心将开展相关技术的理论研究,跟踪国内外国家生物安全证据与司法鉴定技术、科研、实验、标准的最新动向,为国家生物安全证据相关管理政策、技术标准、立法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在丝路法医联盟工作基础上,编辑出版《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学术期刊,每年出版《国家生物安全证据白皮书》《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典型案例研究》;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高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丝路国际创新中心主任

 

于军 博士 教授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杰出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奖”,基因组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副所长。担任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转录组研究首席科学家。

丝路国际创新中心:以生物证据、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司法鉴定和片上(Lab-on-Chip)微纳流控技术为主线,服务于生物安全的各类大目标,为平安中国、健康中国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指导国家生物安全、司法鉴定学科博士、硕士的培养(国办发〔2020〕34号)”),教材采用“国家生物安全出版工程”(我校主持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采用中文和英文双语教学方式,开设生物证据、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司法鉴定、科学伦理学和片上(Lab-on-Chip)微纳流控技术等特色研究生课程。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分析装备工程中心主任

贺浪冲 博士 教授

药物分析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理化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战略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创办我国第一本国际化药物分析英文期刊《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并担任主编。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法医影像中心主任

郭佑民 博士 教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联合创始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点创始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始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新疆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影像项目组负责人,陕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健康安全大数据中心主任

李辰 博士 教授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剑桥大学海外Fellowship获得者,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Fellowship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网络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健康安全大数据中心:健康安全大数据中心以健康安全的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学科为支撑,针对健康安全数据知识碎片化、语义不统一等问题,构建大规模跨媒体知识的管理技术体系,在数据蕴含知识的表征、存储、检索及知识图谱构建四方面实现突破,形成一整套跨模态推理的理论、模型和方法。针对健康安全数据种类繁多、模态多样且存在缺失、高噪声、多歧义、标准不统一等特性,建立跨模态数据的关联对齐和统一表示,探索以知识和数据双驱动的方式提取信息,实现对健康安全数据的更精确感知与理解。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生物安全技术装备中心主任

张德文 博士 研究员

北京大学博士,欧盟Marie Curie Fellow,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光电化学成像与生物传感研究。

生物安全技术装备中心:以国家生物安全需求为导向,建立包括侦测预警、实时监测、检测鉴定、追踪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环节的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体系,研发生物安全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与产品,为国家生物安全领域提供技术装备、标准规范和生物证据,形成国家生物安全技术装备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生物安全传感器中心主任 

 

成永红 博士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教育部长江 学者,特聘教授,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互联网与储能研究部主任,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负责人,IEEE高级会员。

 生物安全传感器中心:传感感知作为生物安全风险监控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系统-环境交互”的核心部件。面向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大需求,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国家基地生物安全传感器中心将围绕生物安全信息传感关键科学问题,聚焦新型生物安全信息传感材料、传感器件结构设计、传感系统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开展研究。


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 中国长安实验室主任

张成 博士 教授

北京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DNA分子智能检测、DNA数据存储、自组装纳米孔检测、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长安实验室:依托创新港孵化器和成果转化特区,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新高地;自主量产生物安全列装设备为我国生物安全与司法鉴定,高水平科学研究及推进生物安全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平台;负责涉及生物安全纠纷疑难复杂事件或者案件的鉴定;生物交叉尖端技术研发和适宜性技术推广,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应对方法、手段、技术、工具、算法;建立国家级司法生物信息溯源机制,提高应对生物危害的防御能力;开展国家生物安全证据标准的制定工作。